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行业资讯>详细内容

新疆:统筹社区、120、医院三方联动循环机制和“红黄绿”码医院之间的循环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

发布时间:2022/10/19 点击数: 【字体: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苏璐萍报道)10月18日晚,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副组长、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邹小广回答了记者提问。

在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和国家专家组的指导下,为解决群众正常就医服务看病需求,近期自治区整合资源建立了“红黄绿”码“三位一体”的医疗体系,通过一周的运行,极大缓解了阳性患者和普通患者就医难的突出矛盾,但总的看,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面对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救治需求的客观现实,我区采取统筹社区、120、医院三方联动循环机制和“红黄绿”码医院之间的循环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

第一个“循环”是统筹社区、120、医院三方联动。首先,最大限度发挥社区作用。药店要备足药品,特别是抗病毒、抗菌药,治疗咳嗽、发热的药品,对求医用药的群众摸清底数,建立台帐,做到心中有数。阳性急难重症协调120及时送往定点红码医院进行救治。高中风险区的患者通过社区专用车辆采用点对点的方式送至黄码医院进行救治。普通患者前往绿码医院进行治疗。要发挥互联网医院的作用,小病不出社区。其中有几个好的做法:新疆医科大学8所附属医院公布了348位专家名单,线上寻医问药,点击率超过200万。自治区中医院发放新冠肺炎防治科普手册,点对点通过手机视频给患者问诊和解答用药。自治区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问诊了5000多例,开具了1200余个处方。其次,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作用。例如乌鲁木齐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要采取措施确保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全面恢复诊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为社区居民服务,力争做到小病不出社区、非必要不出社区。第三,发挥药店点多面广、贴近群众的优势。按照自治区相关要求,将感冒药、发烧药、止咳药、抗生素等常用药品配送到位,让人民群众按照自己的用药习惯,通过药店购药来解决头疼脑热等普通症状疾病,同时要解决好慢性病患者长处方的问题。第四,发挥互联网医院作用,通过网络寻症问药,解决患者对“处方药”的需求。近期,自治区各大医院以及重点疫区医疗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网上医院等渠道分别推出多种形式指导患者就医问药的短视频、贴心卡,深受群众欢迎。如自治区中医院推出的“幼儿高烧不退怎么办”、“居家发烧浑身疼要用什么药物”、“如何判断反复发烧和积食肺炎扁桃体发炎及咳嗽的用药方法”等短视频深受患者认同,点击量很高。还有利用发放宣传单、小册子等方式宣传治疗小常识的做法也受到群众欢迎,我们也将组织相关医疗机构、社区等服务群众的部门要借鉴和推广这些好做法。

第二个“循环”是做好“红黄绿”码医院之间的循环,提高医疗救治质效。适时调整“红黄绿”码医院设置数量,力争做到相互匹配,转出转入高效顺畅,避免因为设置不合理而造成“肠梗阻”和堵点。近日已调整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自治区第一济困医院)为红码定点医院,拟调整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苏州路院区为红码定点医院。“红码”定点医院转阴需要继续治疗的患者要及时转入黄码医院,空出来的床位要及时将绿码医院的阳性患者转入,释放绿码医院被阳性患者严重挤占的医护人员和医疗设施等空间资源,提升绿码医院接纳普通患者就诊能力。黄码医院就诊患者痊愈或病情稳定后及时出院居家观察或继续依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跟进治疗。通过红黄绿码医院之间的良性循环,加大床位周转使用率,特别是提升绿码医院接诊能力,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真正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转载网址:https://www.ts.cn/xwzx/shxw/202210/t20221018_9555177.shtml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