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行业资讯>详细内容

公共场所配备AED关键要会用

发布时间:2022/08/25 点击数: 【字体:

来源:新疆日报

□于熙

今年,自治区红十字会全面推动公共场所急救设备投放工作,首批50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已投放机场、火车站、商超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后续配置和投放工作正在推进中。AED被公认为抢救心源性猝死者的有效方法,在公共场所配备AED十分必要。

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被誉为“救命神器”。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呈现高发态势,如果在4分钟内对心脏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很高。因此,国内许多省区市开始推动让AED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

为公共场所配备AED,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按照人流量合理确定配备标准。目前,这项工作在我区尚处于起步阶段。汲取国内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在推广配备的进程中,可以动员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捐赠和商业运作等渠道加强公共场所AED配置。其次,设备配置好了,还得会用。目前,公众对AED不够了解,不会使用、不敢使用AED的情况客观存在。为此,急救常识和急救技能的普及,应当和设备配备同步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力度越大,AED就越能在危急关头派上用场。

保护公众个体生命安康,是一项公共责任,也检验着公共政策的温度和措施的效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心肺复苏培训人员比例的要求,并划定了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我区,自治区红十字会近年来持续实施应急救护师资培训计划,通过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等举措,切实提升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率。相信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公共场所配备AED,会有更多人会使用AED,织密织牢急救之网。

新疆日报》(2022-08-24 A06版·社会广角 )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