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国标《食用盐碘含量》(GB26878-2011)的问答

发布时间:2015/06/08 点击数: 【字体:

1、新国标《食用盐碘含量》(GB26878-2011)与原来的标准有何不同?

主要有三处不同:

1)新国标降低了食用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由原来的35mg/kg降低到现在的20-30mg/kg

2)新的标准将食用盐碘含量分成了三个水平,各省(市、自治区)可结合当地碘营养水平及碘缺乏病防治现况选择供应当地市场的盐碘含量,消费者也可自主选择自己食用盐的碘含量。

3)食用盐碘含量的允许波动范围更加精确,由原来的35mg/kg±15mg/kg改到目前规定的所选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30%

 

2、为什么说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

(1)安全、有效:按目前食用盐加碘的平均水平20-30mg/kg ,按世卫组织规定成人每人每日吃进6盐的碘盐计算,每天即可获得120-180微克的碘。这种剂量即可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又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

(2)生活化、长期性: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人类必须每日摄入适量的盐,所以食盐是我们补碘的最好载体。通过吃碘盐,能保证补碘的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

(3)经济、易推广:食用碘盐很经济,用钱少,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解决预防疾病的大问题。

 

3、为什么我们必需摄入碘?

碘是我们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属于人体70余种微量元素的一种,尽管含量极低却是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可缺少的,它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而甲状腺激素具有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产热、促进体格发育、促进脑发育的生理作用。碘在人体内每天进行代谢,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而且必需每天摄入。

 

4、自然环境为什么会缺碘?自然界是否能自我纠正?

人体需要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物。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土壤和水(不包括海水)中缺碘导致植物、动物缺碘。人吃了含碘低的食物,造成碘摄入不足。在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河溶解,冰水冲刷,将富碘的成熟土壤大量冲走。而由岩石形成的新土壤,其碘含量仅为原土壤的四分之一。这样就造成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环境缺碘。同时洪水泛滥、沙漠化和雨水冲刷,致使局部地区土壤中的碘连同土壤被冲走更加重了环境缺碘。而且研究发现,通过自然界无法自然纠正环境中的碘缺乏,自然环境一旦有碘缺乏将会长期存在下去。

5、谁是最易遭受缺碘危害的人群?为什么?

育龄妇女(尤其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是最易遭受缺碘危害的人群。胎儿的碘供应只来自母新,因此孕妇的需碘量远远高于它妇女,不仅要满足本身的需要,还要满足胎儿的需求。此时孕妇极易缺碘,一旦缺碘易造成胎儿脑发育障碍。婴幼儿的碘供应主要来自母乳,乳腺具有浓集碘的功能。此时哺乳妇女也是缺碘的敏感人群,一旦缺碘会影响婴幼儿的脑发育。同时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均处在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增加,极易遭受碘缺乏危害。所以妇女和儿童是受碘缺乏危害的最主要人群。

分享到:
【打印正文】